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釋放文化、旅遊、體育等消費潛力。
融通數字與物理世界的元宇宙,正在解鎖一個個文旅消費新場景。
上海打造元宇宙文旅私董會,將豫園、外灘等歷史地標數位化,遊客可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穿越」至民國街景;甘肅依托敦煌壁畫開發增強現實(AR)導覽系統,遊客掃碼即可與飛天壁畫互動;北京利用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的契機打造工體元宇宙中心,推出「數字足球」、工體元宇宙直播等,遊客可以在元宇宙空間變身「數字守門員」,與國際頂級球星數字人進行點球大戰……
通過數字技術重構時空,將文體資源轉化為可交互的消費資產,元宇宙正在激發文旅產業無限潛能。
圖①《唐宮夜宴》舞台照。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攝 / 圖② 女孩在使用 VR 眼鏡。 視覺中國供圖
邁入產業爆發期
過去一年,以元宇宙大空間區域性娛樂場所(LBE)為代表的新形態沉浸式體驗火遍全球。無論是法國的《消失的法老》,還是中國的《唐宮夜宴》,都讓消費者嘆為觀止。
在北京,科技日報記者體驗了國內首個大空間混合現實沉浸式互動體驗項目《沉睡的古堡》。戴上 VR 眼鏡,通道地面和牆壁上的坐標變為懸崖峭壁,右側的扶手則與虛擬場景融合,幫助玩家在探險開始前建立安全感。
《沉睡的古堡》以山西古村落——張壁村為藍本設計。張壁村是一座古代地下軍事要塞,「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座燒造於明萬曆年間的孔雀藍琉璃碑。玩家可跟隨非玩家角色(NPC),在劇情中欣賞融合古堡實景和虛擬場景的影視級特效風光,踏上一段探秘之旅。
過去,在上千平方米的大空間裡很難搭建適用於沉浸式互動體驗項目的網絡環境。傳統局域網受限於覆蓋面積和信道,難以滿足 VR 電競對多終端並發、畫面即時渲染、超大下行頻寬和超低時延的需求。
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和中移灣區(廣東)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果核」5G 專網一體機,成功補上大空間應用場景中傳統局域網的短板。
在設備間,記者看到了僅有一只手提箱大小的「果核」5G 專網一體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內嵌了輕量化核心網、5G 小基站、邊緣應用等多個模塊,能快速搭建出一張覆蓋兩公里半徑的 5G 專網。其平均上行速率 400Mbps、下行速率 800Mbps,可以同時為多台 VR 終端提供穩定的 35Mbps 速率和小於 20 毫秒的傳輸時延,支持多達 20 位玩家同時在「古堡」內探險。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李文國介紹,《沉睡的古堡》是「果核」在大空間混合現實沉浸技術場景的應用首秀,未來 5G 局域專網將成為「元宇宙+文旅產業」的重要基礎資源。
大空間沉浸式 LBE 項目在中國正快速邁入產業爆發期。《風起洛陽》《唐宮夜宴》《秦潮覺醒》《兵馬俑奇妙夜》《風起越宋》《三體·引力之外》《華夏漫遊之北京中軸線》《隱秘的秦陵》……在全國投入運營的基於原創 IP 的大空間沉浸式 LBE 項目已超過 200 個。目前大空間沉浸式 LBE 項目的門票均價在 100 元以上,每場體驗時長約為 45—60 分鐘。業界數據顯示,2026 年,我國大空間沉浸式產業總體規模有望突破 2500 億元。
創造消費新體驗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5 年,元宇宙典型軟硬件產品實現規模應用,在生活消費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形成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隨著「元宇宙+文旅產業」加速落地,國內許多景區由觀光式旅遊向體驗式旅遊轉變,打造新型消費場景、延伸產業鏈條。元宇宙數字技術營造的全天候、可觸及的虛擬文旅場景,打破時空界限,讓越來越多年輕人迷上「二次元」旅行。
「我們在北京工人體育場構建了數實融合、體驗面積超 3 萬平方米的工體元宇宙中心。」中赫集團副總裁、工體元宇宙創始人葛颀介紹,這是全球首個基於大型體育、文化和商業實體項目研發建設的新型 B2C 混合現實互聯網 3.0 社交平台。開業不到 3 個月時,工體元宇宙中心就迎來數千位參觀者、體驗者和測試者。
葛颀說,過去一年,以 5G-A、混合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業務、新技術進入元宇宙行業,讓更多消費者通過泛在、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 5G 網絡進入元宇宙空間。同時,混合式渲染方式能夠讓昂貴和複雜的數字資產以分離式渲染模式和更低成本體現在擴展現實(XR)終端上。
如果說工體元宇宙很大程度上擴展了球迷的娛樂空間,藍色港灣消費元宇宙則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樂園。作為北京市朝陽區打造的另一個元宇宙標杆應用場景,藍色港灣消費元宇宙集購物、社交和娛樂功能於一體。消費者只需登錄 App,就能「秒變」數字人,在家中「穿越」到藍色港灣逛街,了解最新折扣活動、當季熱門新品,還能把好物分享給好友。消費者通過參與趣味遊戲獲得的優惠券,也可以在線下店鋪使用。
在新技術支持下,元宇宙將在更多場景落地,走進公眾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
攻關技術除痛點
當前,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元宇宙產業生態體系正在全球範圍內構建,其中涵蓋了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以及專業大模型的多樣化組合。
葛颀認為,人工智能將推動互聯網 3.0 向著元宇宙的高地進發,元宇宙有望成為新一代沉浸式互聯網 3.0 的主形態。
例如,先進的 AI 算法能夠自動生成複雜、逼真的虛擬環境,包括地形、建築、植被等,大大降低創建虛擬世界的成本和時間;AI 驅動的 NPC 可以展現出更自然的行為和對話能力,提升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沉浸感和互動體驗;AI 還可以實現虛擬世界中的即時多語言翻譯,打破語言障礙,促進全球用戶的交流和互動……
然而,要建成泛在、通用、無感的元宇宙空間,構建先進元宇宙技術和產業體系,還需進一步疏堵點、除痛點。
談及元宇宙產業構建,葛颀總結了目前存在的三大技術痛點:一是元宇宙應用或平台所依賴的硬件設備在存儲容量或處理能力上存在不足,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實聯動和融合;二是元宇宙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研發成本高、運營周期長,且 Wi-Fi 串流方案存在系統性能差、並發數量低等問題,難以滿足多場次活動順利進行的需求;三是 XR 設備不支持 eSIM(嵌入式 SIM 卡)技術,且 3D 數字資產無法跨硬件、平台和物理空間播出運營等。
葛颀進一步分析,以元宇宙為核心的互聯網 3.0 主形態對超強接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Wi-Fi 顯然無法滿足需求。5G-A 和毫米波新一代 5G 網絡流量密度更大,將成為元宇宙標配。5G-A 現網實測峰值速率可達 6.1Gbps,平均速率達 3.4Gbps,可以賦能元宇宙全場景通信和渲染應用,提升用戶體驗。
「多形態 XR 終端有望成為新一代 5G 網絡『殺手級』硬件應用。」葛颀說,eSIM 若賦能 XR 設備,將使其具備革命性功能,可支持智能手錶、智能手機等多形態智能硬件在元宇宙中的應用。
推動構建先進元宇宙技術和產業體系的政策導向十分清晰。
《行動計劃》針對我國元宇宙核心技術不強、產品不豐富、產業規模偏弱等發展瓶頸問題,提出進一步強化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在元宇宙中的融合創新,加快關鍵技術佈局,加緊基礎軟硬件的研發創新,在高端電子元器件、建模軟件等重點方向盡快取得突破;在元宇宙產品供給方面,提出圍繞社交、文娛、辦公等現實需求,在元宇宙入口、虛擬空間應用工具和平台上著重發力。
同時,《行動計劃》倡導做強市場主體,培育元宇宙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建設一批元宇宙創新應用先導區、科技園區和產業園,打造特色化產業集群,並探索用戶參與的技術創新和內容生產新模式、新業態。
葛颀認為,隨著元宇宙成為互聯網 3.0 的主形態,將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真實和個性化的體驗,推動數字經濟和文化產業創新發展。